10年专注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智能化研发 !
在慢性病管理数字化转型中,数据传输是连接患者、医疗机构与公共卫生平台的核心环节。慢病随访系统通过多层级技术架构与标准化协议,实现生命体征、诊疗记录等关键信息的实时、安全流转。
传输网络采用混合组网模式。系统支持5G、Wi-Fi 6及有线宽带等多种接入方式,优先选择低延迟、高带宽的通信链路。针对偏远地区或网络不稳定场景,系统自动切换至窄带物联网技术,确保基础数据如血压、血糖值的稳定上传。同时,部署边缘计算节点对本地数据进行预处理,过滤无效信息后压缩传输,降低核心网络负载。
数据封装遵循国际医疗标准。传输层采用HL7 FHIR协议对医疗数据进行结构化封装,统一血压、用药等字段的计量单位与编码规则。通过JSON格式实现跨平台兼容,确保不同厂商设备采集的数据能在系统中无缝解析。对于影像类数据,系统运用DICOM标准进行压缩传输,平衡画质与带宽占用。
加密传输体系保障信息安全。数据在终端设备端即完成AES-256加密,通过SSL/TLS 1.3协议建立安全隧道,防止传输过程中被截获或篡改。针对敏感信息如患者身份标识,系统采用国密SM4算法进行二次加密,并动态生成传输密钥,密钥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
传输质量监控实现全链路追溯。云端管理平台实时监测数据传输成功率、延迟率等指标,当检测到某区域网络异常时,自动触发数据缓存机制,待网络恢复后优先补传高优先级医疗记录。所有传输行为均记录时间戳、IP地址及操作人员信息,支持从患者到终端设备的全流程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