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73123888

400-999-2268

新闻中心

医院HIS系统检查检验模块的预警功能的设置流程是怎样的?

浏览次数:2025年03月27日

医院 HIS 系统检查检验模块预警功能的设置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需求分析与规划

明确预警目标:确定通过预警功能想要实现的目标,如及时发现危急值、异常结果、报告超时等情况,以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梳理业务流程:对检查检验科室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梳理,包括标本采集、送检、检验、报告审核等环节,明确在哪些环节需要设置预警。

确定参与人员:明确涉及预警功能设置和使用的人员,如系统管理员、检验科室工作人员、医生、护士等,以及他们各自的职责和权限。

2、预警规则设定

指标阈值设定:为各项检查检验指标设定正常参考范围,超出或低于此范围即为异常。例如,成年人血小板计数的正常范围是(100 - 300)×10?/L,当检测结果不在此范围内时触发预警。

危急值设定:对于一些可能危及患者生命的检验结果,设定危急值。如血钾浓度低于 2.5mmol/L 或高于 6.5mmol/L 属于危急值,一旦出现此类结果立即触发预警。

逻辑关系设定:考虑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在血气分析中,pH 值、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根离子等指标相互关联,当这些指标的关系出现异常时触发预警。

时间规则设定:设定检查检验报告的完成时间标准,如普通血常规检查要求在 1 - 2 小时内出具报告,超过规定时间未完成则触发预警。同时,对于需要动态观察的指标,设定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规则,如某项肿瘤标志物在连续几次检查中持续上升,即使当前数值在正常范围内也发出预警。

3、系统配置与开发

数据库设计:在 HIS 系统的数据库中,创建相关的数据表或字段来存储预警规则、患者检查检验数据、预警记录等信息。确保数据库能够高效地存储和查询这些数据,以支持实时的预警分析。

接口开发:如果 HIS 系统需要与其他系统(如检验仪器设备系统、LIS 系统、PACS 系统等)进行数据交互,开发相应的接口,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共享。例如,从检验仪器设备系统中获取患者的检验结果数据,以便 HIS 系统进行预警分析。

预警功能编程:根据设定的预警规则,使用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在 HIS 系统中实现预警功能。包括数据的实时监测、分析、预警触发以及通知功能的实现。例如,当系统检测到患者的检验结果满足预警规则时,自动发送短信或弹出窗口通知相关医护人员。

4、测试与优化

功能测试:在正式投入使用前,对预警功能进行全面的测试。使用模拟数据和实际患者数据,验证预警功能是否能够按照设定的规则准确地触发预警,并且通知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发送给相关人员。

性能测试:评估预警功能对 HIS 系统性能的影响,包括系统的响应时间、数据处理速度等。确保在大量数据处理和高并发情况下,预警功能不会导致系统出现卡顿或崩溃现象。

优化调整:根据测试结果,对预警功能进行优化和调整。修复发现的漏洞和问题,调整预警规则的参数,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例如,如果发现某些预警规则过于敏感或不够敏感,导致误报或漏报,需要对规则进行相应的修改。

5、培训与推广

人员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包括检验科室工作人员、医生、护士等,使他们了解预警功能的设置流程、使用方法、预警信息的含义以及如何根据预警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操作 HIS 系统的检查检验模块,及时处理预警信息。

宣传推广:通过医院内部的宣传栏、会议、培训等渠道,向全院工作人员宣传预警功能的重要性和使用方法,提高大家对预警功能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促进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6、上线运行与监控

正式上线:经过测试和培训后,将预警功能正式上线运行。在上线初期,密切关注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日常监控:建立日常的监控机制,定期检查预警功能的运行状态,包括预警规则的执行情况、数据的准确性、通知的及时性等。同时,收集医护人员对预警功能的反馈意见,以便不断优化和改进。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预警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预警的发生频率、类型、处理情况等。通过数据分析,评估预警功能的效果,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为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例如,分析哪些检查检验项目的预警发生率较高,是否存在某个科室或时间段的预警处理不及时等情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

上一篇: 医院HIS系统检查检验模块的预警触发条件有哪些?
下一篇: 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调整HIS系统检查检验模块的预警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