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73123888

400-999-2268

新闻中心

住院管理模块中,如何保障患者信息的安全性?

浏览次数:2025年03月25日

1、严格的权限管理:

角色权限设定:依据医院工作人员的职责差异,在 HIS 系统住院管理模块中划分不同角色,并赋予相应的数据访问权限。医生主要拥有查看、修改与自己所负责患者相关信息的权限,可开具医嘱、更新病情诊断等;护士能够查看患者基本信息、护理记录以及执行医嘱,但不能随意更改关键诊断信息;财务人员专注于患者费用信息的管理与核算,无法访问患者详细病情资料。通过这种精细的角色权限设定,确保不同岗位人员只能在其职责范围内接触和操作患者信息,避免权限混乱导致信息泄露风险。

用户账号安全:为每位使用住院管理模块的工作人员创建独立账号,并实施强密码策略。要求密码包含字母、数字、特殊字符,且定期更换密码,增强账号安全性。同时,引入多因素身份验证方式,如在输入密码后,还需通过手机短信验证码、指纹识别或面部识别等方式进一步确认身份,有效防止账号被盗用,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能够登录系统访问患者信息。

2、数据加密技术:

传输加密:在患者信息于 HIS 系统内部各模块间传输,以及与外部系统对接传输过程中,采用 SSL或 TLS等加密协议。例如,当医生在病房通过移动终端访问患者住院信息时,数据从服务器传输到移动终端的过程被加密成密文,即使数据在传输途中被非法截获,黑客也难以解读其中内容,保障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安全性。

存储加密:对于存储在医院服务器中的患者信息,使用全盘加密技术对整个存储设备进行加密保护,防止因硬件丢失或被盗导致数据泄露。针对患者的敏感信息字段,如身份证号、医保卡号、病情诊断详情等,采用更高级别的加密算法,如 AES加密,确保数据在存储状态下也无法被轻易读取或篡改,从存储源头保障患者信息安全。

3、安全审计与监控:

操作审计日志:HIS 系统住院管理模块详细记录每一位用户对患者信息的所有操作行为,包括操作时间、操作人员、操作内容(如查看、修改、删除数据等)。这些审计日志被安全存储,保存一定期限,通常为数年。通过定期审查审计日志,医院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操作行为,如非工作时间对大量患者信息的频繁访问、未经授权的信息修改等。例如,若发现某一护士账号在深夜多次尝试访问与自己工作无关患者的信息,审计人员可进一步调查是否存在数据泄露风险。

实时监控报警:系统设置实时监控功能,对异常的数据访问行为进行监测。当出现连续多次密码错误登录尝试、短时间内大量患者信息被下载或非授权 IP 地址访问等异常情况时,系统立即触发报警机制,向医院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发送警报信息。信息安全人员可及时采取措施,如冻结相关账号、调查异常原因,防止患者信息遭受恶意攻击或泄露,实时保障患者信息安全。

4、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备份:制定严格的数据备份策略,定期对住院管理模块中的患者信息进行全量备份和增量备份。全量备份通常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将所有患者信息完整复制到备份存储设备中;增量备份则在两次全量备份之间,每天或每小时对发生变化的数据进行备份。备份数据存储在异地的安全场所,防止因本地服务器故障、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数据丢失。例如,将备份数据存储在距离医院较远的专业数据存储中心,确保即使医院发生火灾、地震等极端情况,患者信息依然安全可恢复。

恢复演练:医院定期组织数据恢复演练,模拟各种数据丢失场景,如服务器硬盘损坏、数据被恶意删除等,检验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通过演练,确保在实际发生数据丢失事件时,能够迅速、准确地从备份数据中恢复患者信息,保障医院医疗业务的连续性,同时避免因数据丢失对患者治疗造成影响,以完善的数据恢复机制保障患者信息安全。

5、物理安全保障:

服务器安全防护:存放 HIS 系统服务器的机房采取严格的物理安全措施。安装门禁系统,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进入机房;配备视频监控设备,对机房内的活动进行 24 小时监控;设置防火、防水、防雷击等设施,保障服务器硬件设备的安全。此外,机房网络与外部网络通过防火墙进行隔离,防止外部非法网络访问,确保患者信息存储环境的安全性。

移动设备管理:对于医院工作人员使用的用于访问 HIS 系统住院管理模块的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制定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要求设备安装加密软件,对存储在设备中的患者信息进行加密保护;启用设备丢失锁定功能,一旦设备丢失或被盗,可通过远程控制锁定设备,防止信息被非法获取;定期对移动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和更新,及时修复系统漏洞,保障移动设备上患者信息的安全。

上一篇: 医院HIS系统住院管理模块的功能有哪些?
下一篇: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电子病历模块包含哪些内容?